什么是中暑?
西寧市因氣壓低、日照長、雨水少、蒸發(fā)量大、太陽輻射強、日夜溫差大、無霜期短、冰凍期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等特點,是天然的避暑勝地,有“夏都”之稱,所以西寧市每年的最高氣溫很少超過35℃,但因全球氣候變暖等影響,近幾年也頻頻出現(xiàn)35℃左右的高溫,這樣的天氣出門,宛如“人在蒸籠、腳底躥火”,那中暑就成了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
那什么是中暑?中暑有哪些表現(xiàn)?該如何急救?又該如何預防中暑呢?下面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溫度或濕度較高、不透風的環(huán)境下,因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障礙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電解質丟失過多,從而發(fā)生的以中樞神經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疾病。以夏季(即6~8月份)發(fā)生為主。夏季天氣炎熱日平均氣溫>30℃,或相對濕度>73%,當溫度和濕度均較高時,中暑的發(fā)生機率將會顯著上升。
★易發(fā)生中暑的人群:
嬰幼兒和65歲以上的老人;
超重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高溫天氣進行劇烈活動(比如體育運動、軍事訓練、戶外活動等)的人群,即使年輕健康的人也有可能中暑;
飲酒或者服用影響機體散熱、減少出汗等藥物(如抗組胺藥物、抗膽堿藥物等)的人群。
二、中暑有哪些表現(xiàn)?該如何急救?
從網上找了幾張圖片,大家可以更加簡潔明了地進行了解!
而除了以上圖片中提到的中暑類別,中醫(yī)上又將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
人們總說,中暑后服用藿香正氣水可以緩解癥狀,但您知道嗎,藿香正氣水不能亂喝。在中醫(yī)上來說,藿香正氣屬于溫性中成藥,具有除濕散寒、溫補腸胃等作用,適用于治療陰暑引起的不適癥狀,如嘔吐腹瀉、大便稀溏等,陽暑患者服用藿香正氣水可能會加重不適。所以,所有用藥都建議就醫(yī)檢查后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切勿隨意亂服。
三、如何預防中暑?
1、高溫作業(yè)應嚴格遵守規(guī)程,避免長時間暴露于高溫、高濕、密閉環(huán)境中。
2、避免高溫時間外出。中午,太陽是最兇猛的,溫度已達到頂峰,盡量避免這段時間外出。
3、出門做好防曬工作。出門的時候要戴上太陽帽,穿上防曬外套,防止直接暴露在陽光下。
4、適當補充水分。平時要多喝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少量多次補水,大量出汗后應適量飲用鹽水,避免脫水和中暑。
5、著裝得當。一些成年人總是擔心他孩子會感冒,認為孩子要多穿點衣服,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兒童的新陳代謝速度更快,比成人更害怕熱量。在夏天,只要穿著得當就可以了,顏色應該主要為淺色,這樣就不容易發(fā)生中暑。
6、室內通風。即使是您打開空調的房間,也應該在早上和晚上打開窗戶,不要讓兒童長時間待在空調環(huán)境中,因為兒童身體的體溫調節(jié)功能尚未完全發(fā)育,長期待在有空調環(huán)境中,很容易發(fā)生中暑。
7、注意飲食。天氣炎熱的時候,可以喝些綠豆百合湯,起到清熱消暑的作用,還可以多吃一些哈密瓜、葡萄、香蕉、番茄等食物。哈密瓜里邊含有豐富的鉀,可以幫助人體抵抗炎炎烈日的危害。
8、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身體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可減少中暑的發(fā)生。
夏季雖然溫度高,但全國各地風景都很好,這也讓很多人哪怕烈日炎炎,也要出去看看大好河山,大家在玩得盡興的時候,也一定不要忽略了自身的身體健康,出門在外做好預防中暑的工作,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供稿:腫瘤內科二病區(qū) 張海霞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 上一篇:青大附院組織學習DRG2.0付費改革培訓 2024/8/7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