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護“心” ,巧妙應對春季疫情防護
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提示,人群普遍易感,但是60歲以上人群感染率更高,而這些人往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人群,而且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中一半以上合并基礎的心血管疾病,基礎心血管疾病越多越重死亡風險越高。值此特殊時期,隨著春暖花開,無論是已經(jīng)患心血管疾病的老患者還是潛在的新患者群體,在預防新冠肺炎的同時還要保護好自己的心臟,控制好心血管疾病的病情,防范心衰的發(fā)生十分重要。
預防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病患者應根據(jù)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尤其是青海屬于高原地區(qū),氣候變化波動異常,早晚溫差較大,應注意保暖,晨間鍛煉時應不宜過早,一般十點鐘左右,戶外溫度不太低時。不要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防范感冒、流感、肺部感染等,以免誘發(fā)心衰,還要注意保持房間空氣新鮮。
適量運動
心血管病患者根據(jù)身體狀況選擇適當?shù)腻憻挿绞,一般建議每周5-7天、每天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運動。運動應循序漸進,疫情時期避免到人多的地方,盡量居家鍛煉?蛇m當開展戶外運動,在開闊通風環(huán)境進行,盡量不參加集體項目,注意曬太陽,外出鍛煉時做好自我防護,戴好口罩。
飲食有節(jié)
在注重膳食營養(yǎng)搭配均衡的同時,宜吃低脂肪、高蛋白質(zhì)、富含維生素、礦物質(zhì)的食物,每頓七八分飽?沙3孕┬迈r蔬菜瓜果、禽肉、魚蝦、食用菌、豆制品等,不吃過于油膩、過咸、過辣的食物,不喝濃茶、咖啡、白酒等。尤其是要低鹽飲食,注意鈉鹽的攝入?刂泼咳帐雏}攝入少于6g(約一啤酒瓶蓋),低鈉血癥者除外。注意小心隱形鹽,如醬油、雞精、醬料、腌制品等。
情緒愉悅,防止波動
變化無常的秋冬天氣容易使人產(chǎn)生煩躁惱怒、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誘發(fā)心衰。因此,心血管病患者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防止情緒波動,保持心理平衡。
補充水分,切忌過量
“水”管理,最重要! 注意補充水分,每天喝1500~2000毫升白開水,以稀釋血液,保證血流暢通。但過多的水滯留在身體里,血容量增加,直接增加心臟的負擔,加重心衰的病情。如何觀察自己體內(nèi)是不是“水”太多了?
有癥狀嗎?
觀察有無胸悶、咳嗽咳痰、睡覺“憋”醒、躺不平。
腳腫嗎?
用手指掐一下足踝、脛前,放開后是否有凹陷?
體重增加了嗎?
每天晨起上完廁所后稱體重,若連續(xù)3天持續(xù)上升,超過1.5kg就要警惕了。
學會記錄出入量:
入量包括:水、飲料、粥、米飯、湯等等一切食物的含水量。出量包括:小便、大便。人的生理需要量1200-1500ml/天,應保持出入大體平衡。
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心衰患者要將服藥視為生活中的必須部分。
嚴格按醫(yī)囑服藥,勿擅自更改或停用。
服藥期間若有癥狀變化及時向醫(yī)生反饋。
定期復查電解質(zhì)、肝腎功能、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
心血管病患者一旦出現(xiàn)腳踝部進行性腫脹、活動后容易疲勞或出現(xiàn)咳嗽、呼吸急促等貌似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的癥狀,或精神異常等貌似精神病或腦血管病癥狀時,很可能是心衰發(fā)出的早期信號,應及時到醫(yī)院心內(nèi)科就診,以早確診,早治療。
對于非心血管急癥的普通患者,總的原則是——居家護“心”、堅持用藥,關注病情變化、靈活就醫(yī)。
供稿:心血管內(nèi)科 韓玉娟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 上一篇:你的肌膚之鑰——水光針 2020/5/22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