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如何補鐵?
透析患者的預后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貧血是慢性腎臟病 (CKD)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導致慢性腎衰竭患者或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鐵缺乏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人重組促紅素細胞生成素刺激紅細胞生成過程中的鐵需要量增加
2.腸道黏膜細胞對鐵的吸收下降
3.胃腸道的明顯或隱性出血丟失
4.大量蛋白尿
5透析器中的血殘留和在透析結束時殘留在透析管道中的血丟失
6.檢驗抽血丟失
7.血管通路管道、移植物和瘺中意外失血
8.月經
鐵缺乏的主要指標:
①血清鐵鐵蛋白<100微克/升。
②轉鐵蛋白飽和度<20%。
③低色素紅細胞占全部紅細胞百分比>10%。
上述三項具備其一者即為鐵缺乏,就應給予鐵劑補充。
補鐵分為口服和靜脈兩種,兩者各有優(yōu)缺點。口服補鐵一般較安全,但可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降低治療依從性。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腸道吸收障礙,口服鐵劑的臨床效果通常低于靜脈補鐵的效果?诜F劑一般無效,大多數維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需靜脈補鐵。雖然靜脈補鐵臨床效果較好,但過量靜脈補鐵可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導致長期不良反應,如:感染,氧化應激,心血管疾病,鐵負荷過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靜脈補鐵大致分為:蔗糖鐵注射液、葡萄糖酸亞鐵、右旋糖苷鐵。
口服補鐵主要是:常用的藥物有多糖鐵復合物膠囊、琥珀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
1.口服鐵
優(yōu)點:給藥方便,安全。
缺點:生物利用度有限,大多數血透患者因失血等造成鐵丟失超過鐵的補充,最終導致鐵的負平衡。
用藥后胃腸道反應發(fā)生率高,造成患者依從性差。與其它用藥如含鈣和磷的結合劑、抗生素等相互作用也影響其吸收。
2.靜脈鐵
優(yōu)點:可以被患者更好地耐受。
所有靜脈鐵均顯示出有生物活性鐵,故可被迅速動員和釋放入網狀內皮系統,并立即為紅細胞生成所利用,使血液透析患者達到更好地血紅蛋白水平。
缺點:靜脈補鐵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等嚴重不良反應,而靜脈鐵劑蔗糖鐵較少發(fā)生。
有研究顯示靜脈用藥后CRP(C反應蛋白)有升高,應注意觀察靜脈鐵誘發(fā)感染的可能。
補鐵的方法
①口服鐵:使用方法為每天口服0.6~1.2g,分2~3次口服。
②靜脈鐵:
初次治療將100mg蔗糖鐵稀釋于100mL0.9%生理鹽水中,然后取1/4劑量于15分鐘內靜脈輸入體內,觀察15―60分鐘,無不良反應后將剩余劑量滴注完畢。
以后在透析過程中給予100mg蔗糖鐵溶于100mI生理鹽水,在透析結束前1h,在透析血路動脈端泵前滴入體內,滴注至少30分鐘。每周1―2次,每次100mg,直至完成預計補鐵劑量為止。
每4―8周或連續(xù)注射十次以上,取血化驗補鐵后生化指標,如血清鐵大于800微克/升了,應停用。
補鐵的過程中各位腎友需要了解以下注意事項:
1.口服鐵劑期間,不要喝濃茶或咖啡,因茶、咖啡中含有大量鞣酸,能與鐵生成不溶性的鐵質沉淀,而妨礙鐵的吸收。
2.應在飯后服藥,避免空腹服藥,以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而引起的惡心嘔吐。
3.因鐵與大腸內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鐵,使大便顏色變?yōu)楹趾谏愃葡莱鲅,對此不必緊張,停用鐵劑后即恢復正常。
4.切勿自作主張加大服藥劑量,以免鐵中毒;
也絕不能一次大劑量,否則易致急性鐵中毒。鐵中毒表現為:頭暈、惡心、嘔吐、昏迷、驚厥等,甚至死亡。
5.含鈣類食品(如豆類)和高磷酸鹽食品(如牛奶)等,與鐵劑能絡合而生成沉淀,故應避免合用。
6.牛奶及其他堿性物質也可影響鐵的吸收,應避免同時服用。
7.環(huán)素族抗生素能與鐵劑生成不溶性絡合物,不利吸收,若兩者必須應用,應間隔3小時以上。
供稿:血液透析中心 梁霄笑
- 上一篇:燒傷后應該避免哪些“誤區(qū)” 2022/8/3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