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教你祛濕妙招
古人常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遇寒則為寒濕,遇熱則為濕熱,遇風則為風濕。濕氣纏身,是諸多慢性病的根源所在,因此,對于濕氣,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切不可大意。
濕氣重的癥狀表現(xiàn)有哪些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發(fā)現(xiàn)早上起床后仍覺得困乏無力,口干/口苦,照鏡子發(fā)現(xiàn)面容憔悴、皮膚黯淡無光……如果你伸出自己的舌頭,可能會發(fā)現(xiàn),舌頭邊緣有鋸齒樣齒痕,厚厚的舌苔鋪滿了舌面,就像下面這種:
有濕氣的人,還可能會有其他各種不適,不妨先測一測:
但是,即使你有上面這些表現(xiàn),也不用擔心,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祛濕的食材/食譜。
夏天祛濕食物
壹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濕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貳
綠豆:味甘,性涼,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清暑利尿的功效。喝綠豆湯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要想增加清熱效果,煮粥或煮湯后,連皮一起吃;第二,最好不要加糖,否則會降低綠豆清熱祛濕的作用;第三,綠豆性質偏涼,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
叁
薏米;味甘、淡,性涼,入脾、肺、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南方有些地區(qū),夏天梅雨季節(jié),雨水多,經常喝薏米粥可以祛暑濕。需要注意的是,容易便秘的人不宜常吃。
肆
冬瓜:味甘、淡,性涼,入肺、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的功效。冬瓜利水作用較強,容易水腫的人應該常吃。煮湯效果好,需少加鹽,淡食為佳。
伍
黃瓜:味甘,性寒,入胃、小腸經,具有清熱止渴、利水解毒的功效。黃瓜的吃法有很多,可生吃,可涼拌,可炒,可入湯。生吃,生津止渴。要想利尿消腫,最好煮湯喝。注意:黃瓜性質寒涼,胃寒者少吃。
陸
西瓜:味甘,性寒,入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的功效。生吃即可起效,既適用于夏日保健,又可用于急慢性腎炎、高血壓的輔助治療。如果把西瓜皮留著,熬湯喝效果更佳。
夏季祛濕食譜
鯽魚豆腐湯 薏米赤小豆粥
冬瓜排骨湯 生姜茯苓粥
夏季祛濕的小妙招
多運動:體內的濕氣要排除最好就是通過運動,運動的排汗不僅能夠排毒,更能夠有效地把多余的濕氣排出來,并且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
蒸汗:蒸汗有濕蒸干蒸之分,它能夠促進身體的毒素排出,是一種“坐著就能夠排毒”的活動,更適合一些“不大愿動”的朋友,而且也能夠把體內的濕氣有效排出。
少吃鹽,多健脾:吃東西比較“重口味”的朋友往往都比較容易惹來濕氣,因為“重口味”會加重對脾胃的負擔,大家在飲食上少吃多鹽食物,并且多吃一些流質和五谷類食物。
常用祛濕中藥
供稿:中醫(yī)科 徐海珍
注: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 上一篇: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 2018年第一期對口幫扶基層醫(yī)師培訓班圓滿 2018/7/17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