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慢阻肺患者的自我管理
2022年11月16日(周三)是第21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是“肺系生命”。慢性阻塞性肺疾。ê喎Q慢阻肺,COPD)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以氣流受限為特征,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進行性發(fā)展,最常見的呼吸道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和或咳痰,發(fā)病初期患者往往會忽視這些癥狀。
青海處于高海拔地區(qū),平均海拔在3500米。在醫(yī)學領域上,高海拔是指使人產生明顯生物學效應的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領域,氧分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海拔高度3500m高原上,大氣壓為58.5kpa,氧分壓為13.7kpa,僅為海平面的65%,從而易發(fā)生缺氧癥狀,高海拔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肺組織容易變薄,彈性易減弱,肺泡易破裂形成肺大泡,對慢阻肺患者有著一定的健康隱患。如果您有呼吸困難、慢性咳嗽或咳痰、反復發(fā)作下呼吸道感染病史,既往暴露于疾病危險因素,就因積極去醫(yī)院做肺功能檢查,目前肺功能檢查是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如果您已明確診斷慢阻肺,疫情在家期間應注意哪些呢?
1.戒煙
主動吸煙與吸二手煙都是慢阻肺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戒煙是預防和控制慢阻肺的重要手段。如能及時戒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率可以明顯減少且病情進展速度也會放緩。
2.家庭氧療
持續(xù)低流量低濃度(1-2升/分,吸氧濃度(25%-29%)每天>15小時)吸氧,可以改善呼吸困難癥狀,糾正缺氧狀況,并定期檢查氧導管有無扭曲,氧氣裝置有無漏氣。(注:慢阻肺患者高濃度吸氧,會導致二氧化碳潴留,嚴重可引發(fā)肺性腦病,應低流量低濃度吸氧)
3.呼吸道護理
高海拔地區(qū)氣溫溫差大,氣候干燥,室溫應保持在18-20度之間,濕度應保持60-70%。定時開窗通風,呼吸道分泌物較多的患者,家屬進行拍背排痰,遵醫(yī)囑使用霧化劑,稀釋痰液,利于排痰。避免氣管受涼或刺激引起劇烈咳嗽加重,咳嗽時接觸過口鼻的紙巾不要隨便亂扔,要丟到有蓋的垃圾桶內,并及時清洗雙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進行消毒,必要時佩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4.規(guī)范用藥
慢阻肺屬于慢性病,需要長期規(guī)律用藥,尤其是吸入藥物。正確,規(guī)律使用吸入藥物對減輕患者的呼吸困難的癥狀,穩(wěn)定病情,提高生活質量非常有幫助。疫情期間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呼吸科門診可正常就診,如有病情加重情況,請及時就醫(yī).
5.肺功能鍛煉
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呼吸功能鍛煉非常重要。疫情期間在家通過做全身呼吸操、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訓練器阻力訓練、唱歌、吹口哨、吹氣球等堅持鍛煉呼吸肌,改善肺功能。
6.飲食調整
適當增加蛋白質,熱量和維生素的攝入,避免進食產氣食物,可預防腹脹,每餐不要吃太飽,少食可避免腹脹和呼吸短促。新鮮綠葉蔬菜必不可少,如:白菜、西紅柿、黃瓜、茄子、菠菜等,避免進食生、冷、硬、刺激性食物。
供稿: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二病區(qū) 毛炎琴
- 上一篇:疫情下的傾情守護,不讓腫瘤患兒的治療按下“暫停鍵” 2022/12/13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