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肺炎患者為什么要趴著睡
重癥肺炎在ICU中非常常見,病死率在25%—40%之間,為減少重癥肺炎肺不張,改善肺的順應性,20世紀70年代人們提出用俯臥位通氣治療重癥肺炎患者,即讓患者不再躺著睡而是趴著睡。
俯臥位通氣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臥位的情況下進行機械通氣。
為什么要讓患者趴著睡呢?俯臥位通氣治療為什么是治療重癥肺炎患者的有效措施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重癥肺炎主要病理改變?yōu)橹亓σ蕾噮^(qū)域的小氣道陷閉和肺泡萎陷不張,非重力依賴區(qū)域肺泡過度通氣
1、俯臥位通氣可以促進重癥肺炎患者塌陷的肺泡復張
俯臥位通氣時,胸腔內負壓由背側向腹側逐漸減小,背側胸腔內負壓增大,跨肺壓增大,促進背側肺泡重新開放。腹側胸腔內負壓減小,跨肺壓減少,腹側通氣量減少,但仍能維持腹側肺泡開放。同時,俯臥位后,解剖位置上位于心臟下方受心臟壓迫的肺葉體積縮小,部分被心臟壓迫的萎陷肺泡復張,有利于膈肌松弛,跨膈壓降低,促進部分背側肺泡復張,增加血氣交換面積。
2、俯臥位通氣可以改善重癥肺炎患者的通氣血流比例
俯臥位時肺內血流重新分布,腹側區(qū)域血流增加而背側區(qū)域血流減少,通氣血流比明顯改善。
3、俯臥位通氣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統順應性
俯臥位時,背側肺通氣區(qū)域由重力依賴區(qū)轉為非重力依賴區(qū),順應性增加。背側通氣區(qū)域肺順應性增加較腹側通氣區(qū)域肺順應性下降明顯,肺泡通氣更均一,總的肺順應性增加。肺順應性增加較胸壁順應性下降明顯,故呼吸系統總順應性增加。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肺通氣質量。
4、利于痰液引流
機械通氣患者由于體位及鎮(zhèn)靜肌松藥物的使用,深部痰液難以得到有效引流,俯臥位通氣時,由于重力的作用,深部痰液引流更為充分。
5、俯臥位通氣對患者循環(huán)系統的影響
俯臥位通氣促進肺泡復張、改善氧合,從而降低肺血管阻力,降低右心室后負荷。另外,俯臥位時腹腔壓力升高,回心血量增加,心臟前負荷及左心室后負荷增加。通過上述機制,俯臥位通氣可有效增加有心臟前負荷儲備功能患者的心輸出量。
俯臥位通氣適合運用于哪類重癥肺炎患者呢?
俯臥位通氣運用于有嚴重低氧血癥、氧合指數小于150、常規(guī)機械通氣不能糾正、并處于病程初期(理想情況是在48小時內)的患者。
重癥肺炎患者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停止俯臥位通氣呢?
可考慮持續(xù)俯臥位,直到氣體交換、呼吸力學和整體臨床過程明顯改善時即可。也有專家指出,當患者的PaO2/FiO2大于150mmHg(PEEP小于10cmH2O和FiO2小于0.6)保持4小時后,即可停止俯臥位。
供稿:重癥醫(yī)學科 郭秀世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 上一篇:重癥肺炎患者為什么要趴著睡 2020/6/24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